新甘肃·每日甘肃网记者 万及敏
那个悄悄放下6元钱的少年,找到了。
1月27日,新甘肃客户端刊发《读者来电:是谁留下了6元钱》后,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。在临夏州委政法委和积石山县教育局的帮助下,那个品格优秀的少年找到了,他叫安祥文,今年16岁。
安祥文在安置点取水点打水。
28日,记者驱车来到积石山县柳沟乡阳山村二社的集中安置点,在暖阳的照耀下,放寒假的安详文提着一个20升的水桶,帮家里一趟趟提水。
跟随安祥文走进一间板房,几个烤花卷、两碟咸菜、一锅水煮的土豆,就是一家5口人的午饭。父亲安永成得知记者的来意后,反而不好意思地笑了,“这有啥,搭车给钱不是应该的吗?”
安祥文一家人在板房里吃午饭。
安祥文局促地坐在一个小板凳上,来回搓着手。他告诉记者,地震刚发生不久,自己坐车返校时,的确遇到一位好心人,6元钱也是自己悄悄放下的。
他说,“我在临夏河州中学读高一,地震后,我们学校没有停课,担心家里人的安危,周末赶回来帮着干了点活后,还要去读书。”
回乡的路上,安祥文看到了排成长龙的货车,上面搭载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物资,“救援车辆多到道路都堵塞了。回到家,又看到一排排蓝色的救灾帐篷,奶奶和爸妈都没挨冻。”
安置点板房外的标语。
温暖的板房里,记者接过安祥文递过来的烤花卷,“所以,你选择留下车费。”
安祥文回答,“是的,叔叔们救灾不易,我等不到车,得到了帮助,如果不把车费留下,心里实在过意不去。”
屋中的炉火越来越旺,周围的群众听说有人来采访小伙子,纷纷进屋围观,这让安祥文越发不好意思,脸红到了脖根。
有人夸赞,那个紧急的时刻,搭个顺风车不给车费情理之中,但这小伙子做得好,做得对。
由于72岁的母亲身体患病,安永成两口子只能选择就近在县城附近打工,家里的每一笔钱都会精打细算。安永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,读高中的儿子每天的伙食费是20元,每周往返学校的车费是52元。“我只上到了高中,所以只能在工地上用力气赚钱,他们只要能读书、愿意读书,我一定会全力以赴供。去年女儿考到了西北师范大学,给儿子做了个好榜样。”
还有人说,这父子都是好样的。
原来,安永成是一名党员。地震发生后,他参与村里清点、发放救援物资,一直没停歇。
儿子大老远回家,他也顾不上嘘寒问暖,忙到深夜才发现,帐篷柔和的灯光下,安祥文正在安静地写着作业。
“我很鼓励他的这种做法,做人要感恩、诚信,眼里要看得见大家的爱心和付出。”安永成表示。
带着记者,安永成找到了一个制高点,他手指远方,“那片红色的屋顶就是我的家,里面的墙体已经裂开了。在政府的帮助下,我们准备再盖一院房子,我们两口子常年在工地打工,有手艺能省不少钱。”
准备返程了,记者无意间看到了床头整齐码放着的寒假作业。翻开,里面密密麻麻作出标注。
作业本的主人安祥文说,用了12天就写完了。
接下来呢?
“帮家里干活,然后过年。”